内蒙古财经大学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特色: 二本院校
  • 电话:0471-5300185
  • 地区:内蒙古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二环路185号
院校介绍
内蒙古财经大学坐落于首府呼和浩特市,始建于1960年,是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设立的财经类高校。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理学、法学、工学、文学融合发展,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财经大学。

学校秉承“崇德、尚学、明理、包容”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强化特色、突出应用、开放合作、服务地方”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发挥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经济管理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再教育基地,全国少数民族蒙汉兼通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的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学校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1700多人。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BA(工商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MF(金融硕士)等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7个专业设置蒙汉双语授课班;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19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9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7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8个教学辅助机构;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财政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等4个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团队4个、自治区教学名师5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4个。

学校占地总面积1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办学条件处于自治区高校一流水平。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是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实验室、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硬件实验室是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图书馆馆藏图书300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0多万册,电子图书140多万册(种),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EBSCO、超星移动图书馆、CSSCI、SSCI等66个主要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数据库,全馆采取大开放格局,设立集藏、借、阅、咨询、检索一体化的阅览区,提供了借阅和座位管理“一站式”自助化服务,实现了多元化、多形式、高效、快捷便利的现代化知识服务体系。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配套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并实践“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双证”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基地班)培养模式、蒙汉双语授课等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方面,按照“优化结构,强化重点,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了一批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专业,丰富专业内涵,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建设水平,构建了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在民族教育方面,形成了分层分级教学、“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特色,蒙汉双语授课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部专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本科一批招生,连续多年录取线高于自治区最低控制线。学校将就业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全年解决就业、全程指导就业的工作格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于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坚守人才培养使命,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5万余名,毕业生已经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财政系统、审计系统、金融系统、税务系统、工商系统中的骨干与中坚力量,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现有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高端智库),7个自治区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级学术创新团队,12个校级创新团队,25个校级虚体研究机构。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0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均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管理学科的突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项目2项;教育部科研项目17项,其中重大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18项,各级各类项目逐年稳定增长。发表各级各类论文3400多篇,其中发表在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40多部;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04项。学校《财经理论研究》是全国高校社科百强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期刊之一,《民族财经研究》是全国唯一的蒙古文版财经类专业期刊,《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是自治区优秀学报。

六十载栉风沐雨、创新发展,内蒙古财经大学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学校将围绕“大财经、大整合、大开放、大发展”持续谋篇布局,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坚持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建校初心使命,为全面建成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成考介绍
一、历史沿革

1987年9月,内蒙古财经学院开始筹备函授部,由王福生、宋笑平、额尔敦三位同志负责。1988年3月,经过院长办公会决定申报会计学、金融学、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五个函授专业。1988年5月,函授部正式成立,开始招生,指定王福生、宋笑平两位同志为负责人。1993年10月,任宋笑平同志为函授部主任,任白贵同志为函授部副主任;免去王福生同志院长办公室主任、函授部负责人职务。1997年5月,函授部更名为函授教学部。1997年12月,任周建民同志为函授教学部主任。2000年8月,原内蒙古管理干部学院培训中心并入函授教学部,更名为函授夜大部,任周建民同志为函授夜大部主任、白贵同志为函授夜大部副主任;2003年1月,任史福厚同志为函授夜大部副主任。2005年3月,函授夜大部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同时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解祥华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兼任副院长,周建民同志任院长,马玲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白贵同志任副院长(正处级);2005年12月,免去白贵同志副院长职务,任白茹同志为副院长。2007年5月,原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成人教育部、原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培训部并入继续教育学院;2007年6月,因业务拓展需要,加挂经理学院牌子,解祥华同志任继续教育学院(经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建民同志任院长,马玲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胡建华和白茹两位同志任副院长。2010年12月,周建民同志外出挂职,由解祥华同志主持继续教育学院全面工作。2011年7月,处级干部换届,谢巨升同志任党总支书记;解祥华同志任院长;白茹同志副院长;2012年4月,学校公开选拔一批副处级干部,任刘仙梅同志为副院长。2013年12月,处级干部届中调整,免去谢巨升同志党总支书记职务,免去白茹同志副院长职务,窦建华同志任党总支书记。2014年12月,免去窦建华同志党总支书记职务,任张彦君同志为党总支书记。2016年3月,撤销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免去张彦君党总支书记职务,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归属机关党总支。2017年11月,免去解祥华同志院长职务,任李广学同志为院长。2018年9月,在助力脱贫攻坚、对口支援、教育帮扶的过程中,学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虚体机构,挂在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10月,免去李广学同志院长职务,任董锐同志为院长。

目前,继续教育学院是一个拥有教职工19人,专职教师10人;设有一个教研室和教务科、培训部、办公室三个行政科室。

二、性质和任务
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继续教育的管办单位,主要承担着内蒙古财经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两大任务,既承担学校的全部学历继续教育任务,又承担非学历继续教育任务,也是学校统一管理各教学单位(学院)和研究机构(院、所、中心等)、实验室(中心)教育培训工作的部门,是学校专职开展教育培训的实体机构。

根据内蒙古财经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包括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升本等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教育形式为函授。学院负责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申报、制订招生计划、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批准后向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备案;负责各函授站的遴选、草拟联合办学协议,负责本校面授计划安排、教学任务分配,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按照双方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中责任义务的履行情况的监督,统一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审核、证书发放及成人学士学位申请的初审和推荐等工作。非学历教育定位于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为宗旨,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学校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学校资源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立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承接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业务能力提升、技能培训、政策理论研修等教育培训。

三、工作情况及特色

继续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辅,以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为主,依托于全日制普通教育资源,先后开设了学校已有各个专业,以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夜大等多种形式,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地区招生,三十多年以来,为经济社会建设的工作者提供学历继续教育10万余人次。

第一,学历继续教育需求由旺转衰,继续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由最早的五个本科专业发展到学校所有本专科专业全部招收继续教育学员,招生类型分为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办学形式主要包括脱产、函授两种。在二十世纪90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学历补偿教育非常旺盛,学历继续教育规模达到最大,招收各类型学员数量最高时达到每级7000人,在校人数最高时达到20000人,远高于全日制普通教育学生数量。学校函授点遍布自治区各盟市,在“五大行”包钢等大型国企均设有学校函授站,一半以上的学员均来自于四大商业银业,为其学历补偿教育作出了巨大奉献。但是自2012年以来,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出现了较大,2012年招生人数为1460人,2014年高峰时期达到2890人;根据各专业招生人数,有些专业难以为继,2016年,学院只保留了生源较为稳定的会计学、金融学两个本科专业和会计学一个专科专业,2018年下降到686人,2020年略有回升,为777人;2020年,经过市场调研、分析研判,校长办公会议通过,为满足市场对专业的多元需求,依托我校教学科研实力最雄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新增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学院也及进调整了发展思路,经过充分调研,确保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基础上,重点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第二,非学历继续教育从无到有,仍在走强的路上。在学历继续教育需求旺盛的时期,非学历继续教育长期无人问津,原财税学校、工商学校等函授部并入之后,原有的经理培训、中华会计学校等培训任务得以延续了一段进间,但没有持续下来。随着学历继续教育的不断萎缩,非学历继续教育受到了重视,尤其是最近几年,非学历继续教育得以发展,但受财务制度约束较多,学院更倾向于选择与培训企业合作方式来进行业务拓展。截至目前,学校自己承接的培训只有新华发行集团一个长期培训项目,已连续开办了六期,但由于讲课费报销难等原因,我校教师所承担培训教学任务不断减少,一个月的培训班只有一周时间是在我校完成;校内其它的教学教辅单位,所承接的与专业相关性较高的培训,都各自组织进行,但也受财务制度约束而逐渐减少,剩下的也只有部分地方税务局组织的专业业务培训和武警边防总队财务管理人员和厨师培训班。自2018年以来,继续教育学院在学校授权下,先后与北京弗布克、北京课思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出了“财·会·税·审高级研讨班”、EDP总裁班、课程思政培训班等多个培训产品,截止目前,只有课程思政开出了9个班次,培训了高校教师385人。目前,与南开大学金融学研修班,与中南菁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并积极联系金融企业,拓展培训教育。

第三,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继续教育依托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学科建设资源,随着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创立之初,按照市场需求,设置的会计学、金融学、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五个函授专业,为自治区培养了大批相关领域急需的人才。随着全日制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学历层次的逐步提高,学历继续教育的生源出现了逐年萎缩的趋势,我们开始凝练专业培养方向,2016年起重点放在会计学、金融学两个优势本科专业的招生、培养工作上。根据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表明,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和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变化,2020年,增加了电子商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招生。

第四,在人才培养中体现继续教育学员特点,在学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和全日制本科生基本一致,但更加重基础强实践,尤其是专业课更突出实践性和实操性,力求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在培养方式上,继续教育学院立足于学员特点,采取了在全区设立函授站点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每年根据考生预报名的生源分布情况增减函授站点,方便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同时,为了保证培养质量,我们定期对函授站点进行教学检查与评估,对资质不合格、教学管理质量差的函授站进行淘汰,确保教学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非学历继续教育则立足于为内蒙古的经济建设需要,围绕着行业企业以及从来者个人的需求,开展业务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培训和政策法规研修等个性化培训,深入浅出,力求能让学员尽快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方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与超星集团合作建成了民族财经人才继续教育网络平台,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资源平台保障,下一步教学将采取面授、网络教学、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好地解决了学员工学矛盾,提高学习效能。考核方式也由单纯的闭卷考试转为闭卷考试、网络测试、学生作业相结合的更加多元、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非学历继续教育则采取标准化和个性化培训产品相结合的方式,象EDP、课程思政等产品以标准化为主,根据主办单位和学员要求适当修订后实施;订单式培训,将完全按照主办方培训需求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然后根据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相应师资,确保培训效果,打造培训品牌、精品。

第五,注重整合优质师资资源。我校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为主,理工法文哲多学科并存发展,现有师资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科学领域。当前,继续教育学院正致力于围绕非学历继续教育需要,突出品牌和精品意识,打破学科界限,围绕某一特定实践研究领域,整合形成几支相对教学科研实力较强、多学科融合的前沿动态高端师资团队。目前,正在致力于两支高端团队的打造,一是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打造一支精通中蒙俄走廊经济、管理、产业、法律、可持续发展等实践前沿研究的高端团队,致力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从事相关工作的政府官员、从事相关研究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组建一支以“农业经济管理”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承接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牧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培养农牧业职业经理人、种养能手、电子商务师、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民族工艺制作人培训任务,主要开展职业农牧民培训、技术人员(农牧、农机、牧机)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农牧民法治教养培训、农林牧业草原生态保护培训、农林牧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农林牧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培训、乡村干部培训、乡村会计培训、乡村财会管理培训、农牧区合作社相关培训等。

此外,作为学历继续教育的主力军,我们也非常重视学院内部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2019年,多次派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多次召开业务培训会提升教师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论文辅导等业务能力提升的培训,要求教师对承担的课程进行不断地完善、建设,要求用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来教授学生、指导学生。

考试报名
带 * 的为必填项,其他为选填项
*
*